頸項間:「怪」從來就不是一種貶義詞-以圖文挑戰社會框架的藝術家。
頸項間(Kubikouma)-以圖文挑戰社會框架的藝術家今天我們要專訪的是一位以圖片佐以文字,那天我在人來人往的購物中心意外看到了頸項間的作品,簡單的用色和強而有力的黑色輪廓馬上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的作品「赤裸」地描繪了同志社群的感情生活與情慾,宛如照片般真實,又能感覺到明確的手繪質感。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各種有關於愛、性以及人類情慾的直接而具有衝擊性的描繪,我很少看到這種題材,尤其能公開在廣大民眾面前的這類作品更是少見。
受到藝術感召,我決定親自專訪頸項間本人,並把我所知道的,有關於他的作品、以及他身為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分享給大家:
頸項間介紹:
可以請你簡單介紹你自己嗎?你的藝術、家鄉、興趣、工作經驗還有你的藝術作品。
“我出生並成長於台南,國小時期有學過兒童繪畫,此外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的繪畫訓練。雖然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一直都稱不上擅長,在開設粉絲專頁之後才開始較為密集地練習。目前的程度距離自己理想中的創作者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我生活中的閒暇時間除了畫畫、閱讀、寫作外,我常常看動畫和漫畫(小時候曾經夢想成為漫畫家),而貫穿這一切的一大興趣是喝酒,對我來說創作的時候一邊喝酒是最棒的享受。
我的創作分成插畫與文字兩部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時是用畫面去呈現文字表達不出的情境;有時候用文字去描寫對話的生活感;有時候則是需要想像力才能解開的引喻。無論是哪一種,在我的作品中,圖與文都需要並存才能完整呈現出我的想法。
插畫的部分,其實我的畫風不只有粉絲專頁上的這一種,不過無論從哪種風格來看,我想我受到日本漫畫很大的影響。至於寫作是我從高中時期開始培養的興趣,除了創作以外,更是我記錄生活和整理思緒的方式,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我目前的工作是設計,雖然和藝術創作有所不同,但兩者都重視視覺美感,因此我想也算是有把工作和興趣做連結吧。“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方面的藝術?
“我在2014年2月開始經營「頸項間」粉絲專頁。“
如何描述你的藝術風格?是否有任何藝術家或作品啟發你或是成為你的靈感?
“如果要給自己現在的創作下一個標籤,我會說是「同志情色圖文創作」。雖然我的作品並非全部都有情色內容,也沒有侷限在同志主題,但現階段讓我覺得比較具有明顯風格的應該是這部分吧。
啟發我的是一位名為朱少麟的小說家,除了小說中的文字細膩,她擅長描寫人的性格與內心,同時又有引人入勝的故事。讀了她的小說之後,讓我抱持著「如果能夠做出表面吸引人,進而達到傳遞訊息的作品就好了」這樣的想法進行創作。”
是什麼原因讓你開始對於畫同志題材的作品有興趣的?
“創立粉絲頁的原因之一是我一直很想要畫人,但卻非常不會畫,又覺得自己埋頭練習人體素描過於枯燥,因此決定創立一個以人為主題的粉絲頁,透過跟讀者的互動增加自己練習的動力。而「同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身邊有非常多同志朋友,我自己也一半跨在圈內,因此在思考以人為主的創作主題時,很快就想到要以同志做為題材。
我感興趣的其實並不只有同志題材,而是各種挑戰社會框架的事物。雖然目前的主題是同性戀,但往後還會想要嘗試描繪更多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關係,比如戀童、戀物、異裝、亂倫等,目前有小試水溫過一次的BDSM題材也還想要更深入去了解並進行創作。我覺得人與人相愛是那麼難得又美好的事情,不該受限於性別、年齡、身分、血緣等等,人們看不習慣而覺得「咦?好怪!」的事,其實換個角度就可以變成「哇、好棒!」,所以在我眼中許多小眾族群都是非常棒的,「怪」也從來就不是一個貶意的詞。如果有更多人可以為自己的「怪」充滿自信,那就太棒了!”
你能夠描述你作畫的過程嗎?(畫畫、數位編輯、顏色). 你的畫作是根據真人的照片嗎?(如果可以的話,請問你有任何你完成的畫作的照片素材是我們可以呈現給我們讀者的嗎?)
“做畫過程都是草稿、線稿、上色,三個步驟,全程使用繪圖板在電腦進行,使用的軟體是Photoshop。因為我對人體的掌握還不夠熟練,因此在草稿步驟時我通常會參考大量照片或畫作。粉絲頁創立初期,因為抱持著練習的心態做畫,有許多作品是直接看著照片畫的,在構圖上也沒有做太大的調整,因此若是有看到很相似的構圖畫面,應該就是我所參考的原作。(參考的作品都是網路上找的,手邊沒有留存)
雖然問題中沒有提到不過我想補充一點是,如前面所提到過的,我的創作其實是圖文並重,而非只著重在插畫部分。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圖和文字會不斷地交替修改,有時最後完稿的作品會變得與最初的草稿完全不同。我的創作是圖像與文字之間的摩擦碰撞,互相影響、磨合後產生的結果就連我也無法預期,而這正是創作過程中最有趣的一部分。”
你是如何得到這個機會可以展覽在如此公開的地方(Focus 時尚流行館)?你是被邀請過去參展的嗎?
“由於認識Focus 時尚流行館內部的職員,得知在館內將開設一個展演空間,進而自我推薦爭取到這次展出的機會。”
你認為台灣社會對於同志藝術的接受度是不是變得更高?
“我是這麼認為的。雖然相較於其他一些國家,台灣算是比較慢了,但跟過去相比台灣社會確實有越來越開放。”
人們對於你的作品有什麼反應?你曾經接收過任何不在同志圈裡的人的評價嗎?
“到目前為止傳訊息給我的人都是給予正面支持,我想也因為知名度還不太高,所以並沒有受到過惡意騷擾或批評。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事反而是跟圈內人對話時發生的。對方是同為圈內的創作者,我們透過網路交談時,我透露自己狹義上來說並不算是同性戀,對方於是質疑我為什麼要做同志題材的創作。這件事讓我覺得有些人太過刻意以性別、性向、性癖等做區隔,人與人的距離就是這樣產生的。人跟人之間並不是只有性開頭的事啊。
其實在我的創作裡並沒有刻意強調同志這件事,常常只是以文字中的「他」和「她」來表示,想傳遞的一個訊息就是同性間的感情與異性間的感情其實並無不同,都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事。”
你最喜歡的作品是什麼?為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畢竟每件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你很難說出自己的哪一滴血比較重要。”
你未來想要朝向什麼樣的風格或是突破自己嗎?
“未來想嘗試長篇的創作,期望能夠出版成人繪本,不過目前為止都還在醞釀當中。”
想對支持自己的人說些什麼話嗎?
“(直接截取前陣子發佈在Instagram的話)
謝謝一路陪伴我的你/妳,雖然我很任性,就算催我更新我也都不理會,但知道有人等待真的給我非常非常大的鼓勵。大家都愛說「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以前只覺得是眾多屁話之一,但現在我必須說,這些屁話都是真的。雖然我很懶惰,但我會繼續寫字畫畫的。這也是講過三百次的屁話,也是真的。”
Responses